|
虛齋 / 作者:晁補之 |
虛齋閉疏窗,竹日光耿耿。
更無司業酒,但有廣文冷。
人憐出入獨,自喜往還省。
時作苦語詩,幽泉汲修綆。
|
|
虛齋解釋: 《虛齋》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虛齋閉疏窗,
竹日光耿耿。
更無司業酒,
但有廣文冷。
人憐出入獨,
自喜往還省。
時作苦語詩,
幽泉汲修綆。
中文譯文:
虛齋門窗緊閉,
竹影照耀明亮。
再沒有官員贈送的酒,
只有書籍的冷清。
人們憐憫我孤獨地進出,
我自喜歡往來省察。
經常寫些苦澀的詩,
如同從幽泉中汲取修練的絲線。
詩意和賞析:
《虛齋》描繪了一位孤獨的文人在虛齋中度日的情景。虛齋是指清凈、寂靜的書齋,詩人通過窗戶透進來的竹影來形容明亮的光線。詩中提到虛齋中并沒有官員贈送的酒,而是有冷清的廣文(指書籍)。這表明詩人并非追求權勢和享樂,而是以閱讀書籍為樂,追求內心的寂靜與思考。
詩中還表達了詩人面對孤獨的態度。他說人們憐憫他獨自出入虛齋,但他自己卻喜歡這種獨處的省察之感。這顯示了詩人對獨處的樂趣和對內心世界的關注。
最后兩句描述了詩人在這種孤獨中寫作的情景。他將自己的詩比作從幽泉中汲取的修練絲線,暗示著他的詩作經過苦澀的思考和精心的打磨,具有一種深邃而內斂的風格。
整首詩通過對虛齋生活的描繪,表達了晁補之對于獨處、冷靜思考和內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對文學創作的堅持和自我修養的追求。這種追求在宋代文人士人中較為常見,也反映了當時士人對于內心靜謐和精神追求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