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杰以龍茶換蘇帖 / 作者:晁補之 |
寄茶換字真佳尚,此事人間信亦稀。
它日封廚失雙牘,應隨癡顧畫俱飛。
|
|
張杰以龍茶換蘇帖解釋: 《張杰以龍茶換蘇帖》是晁補之所作,屬于宋代的詩詞作品。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寄茶換字真佳尚,
此事人間信亦稀。
它日封廚失雙牘,
應隨癡顧畫俱飛。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古代文人張杰以一壺名貴的龍茶來交換一幅蘇軾的字帖,表達了珍貴文物的價值與交換的稀少。詩人表示,這樣的交換在人間是非常罕見的。然而,當有一天封存這些珍貴文物的箱子丟失了雙倍的文書,這樣的交換也會受到質疑和懷疑,人們會認為這樣的事情是荒唐可笑的。詩人認為,當失去了保護和珍視珍寶的人,這些珍貴的字帖和畫作也會一同消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一個珍貴文物交換的故事,揭示了人們對珍寶的貶值和對珍貴事物的不重視。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自己對珍貴文物的珍視之情,并對人們對待文化遺產的漠視表示憂慮。詩中的"寄茶換字真佳尚"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珍貴物品交換的贊美,認為這是一種珍貴而高尚的行為。"此事人間信亦稀"一句則表達了這種交換在當時社會非常罕見,說明人們對這種文物交換的重視程度不高。最后兩句"它日封廚失雙牘,應隨癡顧畫俱飛"通過描述封存珍寶的箱子丟失文書,暗示了當失去珍寶的保護時,這些珍貴的字帖和畫作也會隨之消亡。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揭示了文化遺產珍貴性的主題,并呼吁人們應當珍視和保護文物。它讓人們思考珍貴文化遺產的重要性以及文化傳承的責任。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文化遺產的忽視和對物質利益的偏重,對于文化愛好者和藝術品收藏者來說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