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蒲赴湖至板橋逢杜謀伯 / 作者:晁補之 |
二年兩度踏京塵,猶喜常逢杜子春。
文學老來從舊日,金蘭同好更何人。
身慚隨檄終難強,計欲歸耕未敢陳。
正是桃花紅似血,不應無酒但沾巾。
|
|
自蒲赴湖至板橋逢杜謀伯解釋: 《自蒲赴湖至板橋逢杜謀伯》是宋代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兩次年復年,踏京塵。
不料常遇杜子春。
文學老來繼往日,
金蘭同好有幾人?
我自愧隨檄難強,
心中計劃未敢陳。
正是桃花紅如血,
不應無酒只拭巾。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晁補之兩次從蒲州前往湖州途中,在板橋上偶遇杜謀伯的情景。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和對杜謀伯的敬佩之情。他自愧不如杜謀伯的文學造詣,而心中所計劃的事情也不敢輕易透露。最后,詩人以桃花紅似血的景象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激情,認為生活中應該有酒來暢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晁補之的心境和情感。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兩次踏上京城的旅途,表達了對杜謀伯的喜愛和敬仰。他自謙自己的文學水平不及杜謀伯,并暗示自己心中有計劃,但不敢輕易透露。最后兩句以桃花紅似血的景象來寄托詩人內心的激情,表達了他對生活中熱烈的感受和對世事的真摯態度。
詩詞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自己和杜謀伯的比較,凸顯了杜謀伯的學識才華和詩人自愧不如的心態。同時,通過桃花紅似血的意象,詩人表達了對生活熱情的追求,認為生活中應該有酒來增添情趣和暢懷心情。整首詩詞意境明快,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文學和生活的熱愛,展現了宋代文人豪放灑脫的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