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李秬祥符軒 / 作者:晁補之 |
云端紅粉拊雕欄,謝守綸巾語笑間。
游客乍驚人外境,居僧初識面前山。
暫來猶足留公賞,借與真堪著我頑。
鈴合多余賓從少,誰教缾盎不曾閑。
|
|
次韻李秬祥符軒解釋: 《次韻李秬祥符軒》是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端紅粉拊雕欄,
謝守綸巾語笑間。
游客乍驚人外境,
居僧初識面前山。
暫來猶足留公賞,
借與真堪著我頑。
鈴合多余賓從少,
誰教缾盎不曾閑。
譯文:
在云端上,紅粉拂過雕欄,
謝守戴著綸巾,在談笑之間。
游客們初次驚訝于這美景,
居住的僧人初次認識這座山。
暫時來到這里,仍然感到足夠留下來欣賞,
借此機會與真正的你一同享受。
鈴聲響起,賓客雖少,但仍歡聚一堂,
誰能讓酒缽和酒杯不曾空閑。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山景和人與自然的相遇。詩人通過描寫云端上的紅粉、雕欄和宴會場景,展示了一個優美而寧靜的環境。詩中的謝守戴著綸巾,透露出他是一位官員或文人,他的言談舉止間流露出的風度和豪情使人印象深刻。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游客和僧人,他們都被這美景所吸引。游客們初次來到這個地方,感到非常驚訝和陶醉。而僧人則是在這座山上居住和修行的,他們初次認識這座山,可能是在與自然的接觸中找到了某種寧靜和啟迪。
詩人借此機會與真正的你一同欣賞美景,這里的“真”指的可能是與詩人有深厚情感的人,也可以理解為自己的內心。詩人希望將這美景與真正重要的人分享,共同領略山水之美。
最后兩句表達了賓客們的歡聚和宴會的熱鬧場景。鈴聲響起,賓客們雖然不多,但仍然歡聚在一起。詩中的“誰教缾盎不曾閑”一句,表達了宴會上酒杯和酒盤不曾空閑的熱烈氛圍,也暗示了人們的歡聚和暢飲。
整首詩以描繪山景和展示人與自然的交融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人情景致的表達,表現出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