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文潛館中作 / 作者:晁補之 |
蓬山前臨九軌路,三日街晴案吹土。
直廬鑿牖面宮垣,青壁嶄嶄看垂雨。
殿閣風斜碧瓦寒,翅濕蒼鳶不能乳。
卻思窮巷亦可言,一埽蚊虻通昔苦。
郁蒸書課未須忙,午漏傳休聽天語。
平生豪氣對樽酒,山雞見鏡猶能舞。
城南寺近晚堪過,笙歌涼月聞千戶。
但憂伏日細君須,割肉無緣待歸俎。
|
|
次韻文潛館中作解釋: 《次韻文潛館中作》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蓬山前臨九軌路,
三日街晴案吹土。
直廬鑿牖面宮垣,
青壁嶄嶄看垂雨。
這首詩以描寫景物為主,通過描述蓬山前的九條車轍路,街道上清晨的晴朗和風吹起的塵土,直房鑿窗和宮墻,青色的墻壁上雨水滴落的景象,展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感受。這些景物的描寫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喜愛。
殿閣風斜碧瓦寒,
翅濕蒼鳶不能乳。
卻思窮巷亦可言,
一埽蚊虻通昔苦。
接下來,詩中描寫了殿閣的風向斜吹,碧色瓦片的寒冷,以及濕透了翅膀的蒼鳶無法得到陽光的溫暖。這些描寫給人以凄涼、冷寂的感覺。然而,作者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思考,認為即使是貧窮的巷子中也能有值得一提的事物,就像一次埽除蚊蠅一樣,雖然微小但卻能消除過去的痛苦。這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認為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也有其重要性,無論是貧寒還是富貴都值得一提。
郁蒸書課未須忙,
午漏傳休聽天語。
平生豪氣對樽酒,
山雞見鏡猶能舞。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態(tài)度的思考。他認為在壓抑的環(huán)境中,不必過分忙碌于書本和功課,午時的漏刻聲可以傳達休息的信號,可以聆聽自然之間的語言。作者平生懷抱豪氣,對著酒杯表達自己的豪情壯志,就像看到山雞看到鏡子時會跳舞一樣,即使生活困難,也要保持自己的熱情和樂觀。
城南寺近晚堪過,
笙歌涼月聞千戶。
但憂伏日細君須,
割肉無緣待歸俎。
最后幾句描寫了城南寺的景色,在晚上,可以欣賞到笙歌的聲音,感受涼爽的月光,這里有千家萬戶。然而,作者擔心的是伏日的到來,這種憂慮使得細致的女子需要保持警惕,而割肉享用美食的機會并不容易得到。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喜愛。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生活態(tài)度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中瑣碎細節(jié)的關(guān)注和重視,以及對于豪情壯志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表達,展現(xiàn)了晁補之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