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信守李秬二首二 / 作者:晁補之 |
愛山何必俟歸山,簿領忙時撥置看。
閶闔自應行發軔,珊瑚終未拂垂竿。
樽中屢許陪文舉,廡下猶堪寄伯鸞。
便作功成同范蠡,白鷗盟誓不教寒。
|
|
次韻信守李秬二首二解釋: 詩詞:《次韻信守李秬二首二》
朝代:宋代
作者:晁補之
愛山何必俟歸山,
簿領忙時撥置看。
閶闔自應行發軔,
珊瑚終未拂垂竿。
樽中屢許陪文舉,
廡下猶堪寄伯鸞。
便作功成同范蠡,
白鷗盟誓不教寒。
中文譯文:
為何要等到歸山時才去愛山,
在繁忙的公務中抽空去欣賞風光。
官場的門戶自然會開啟新的篇章,
但是美好的事物卻從未觸及到我的內心。
曾多次答應與文舉共品美酒,
但是一直未能實現與伯鸞的約定。
如今我愿意像范蠡一樣努力,
和白鷗立下誓言,不讓寒冷侵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晁補之的作品,他是宋代的文學家和政治家。詩中表達了對山水自然之美的喜愛,以及對于美好事物未能實現的遺憾。詩人在忙碌的官場生活中,感嘆自己無法抽出時間去欣賞山水之美,但他也意識到,官場的機會與成就并不能滿足內心的追求和渴望。
詩中提到的"文舉"和"伯鸞"可能是當時的文人友人或官員,詩人曾答應與他們共飲美酒,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約定一直未能實現。詩人表達了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向往,同時也承諾在功業完成之后,會像范蠡一樣努力,與白鷗共同守護友情,不讓寒冷的現實侵蝕真摯的情感。
整首詩以山水之美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追求美好、珍惜友情的情感。詩人通過對自然與人情的對比,表達了對于真摯情感的珍視和對理想人生的追求。這首詩給人一種淡泊寧靜、追求內心平衡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態度和情感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