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宿 / 作者:晁補之 |
殘雪封條未干,蘭臺幞被春寒。
斜日房櫳吏散,鳴鳩飛下欄干。
|
|
館宿解釋: 《館宿》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殘雪封條未干,
蘭臺幞被春寒。
斜日房櫳吏散,
鳴鳩飛下欄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一個冬天夜晚住在官館的情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寒冷的冬日氛圍以及寧靜的夜晚景象。詩人借助這些景物,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人生離散的思考。
賞析:
《館宿》以簡潔而精煉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冬夜官館的景象。首句"殘雪封條未干"表達了冬天的嚴寒,暗示著時間的流逝。"蘭臺幞被春寒"描繪了冬寒侵襲下的蘭臺,寓意著春天的來臨。這兩句描繪了冬與春的交替,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嘆。
接下來的兩句"斜日房櫳吏散,鳴鳩飛下欄干"刻畫了夜晚的寧靜景象。"斜日"指的是夜幕降臨前的斜陽,"房櫳吏散"說明了官館中公務人員已散去,只剩下安靜的夜晚。"鳴鳩飛下欄干"則是描繪了夜晚鳴鳩的聲音和它們棲息的欄桿。這兩句將官館夜晚的寂靜與自然聲音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寧靜、幽雅的氛圍。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離散的思考。詩中運用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和夜晚的寧靜,將詩人內心的感嘆與外在的環境相融合,給人以深深的思考與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