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七 / 作者:晁補之 |
淮南夏早收,晚秧亦含風。
連艫似雍絳,千斛輸吳中。
使君飲酒樂,歲美關梁通。
安得天下人,俱忘楚人弓。
|
|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七解釋: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七》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淮南夏早收,晚秧亦含風。
連艫似雍絳,千斛輸吳中。
使君飲酒樂,歲美關梁通。
安得天下人,俱忘楚人弓。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與蘇翰林先生一起飲酒并追和陶淵明的十七首詩。詩中描繪了淮南地區夏季豐收的景象,即使在晚上種稻的時候也吹著涼爽的風。船只連綿不斷,像是雍門紅綾一樣,運送著千斛糧食到吳中地區。使君暢飲美酒,年年都有豐收,關梁通暢無阻。作者希望天下人都能忘記楚國的戰爭,過上安寧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豐收的農田景象為背景,表達了對和平與繁榮的向往。通過描述淮南夏季的豐收情景,作者展示了農田的富饒和生機。詩中的連艫形容船只絡繹不絕,運送著大量的糧食,以雍門紅綾來比喻其繁忙景象,形象生動。詩中的使君代表統治者,他暢飲美酒,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和平。年年都有豐收,關梁通暢無阻,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繁榮和通達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和平的渴望。作者希望人們能夠忘記楚國的戰爭,團結一心,過上安寧的生活。這種渴望體現了晁補之對社會和諧與國家安寧的期望。
整首詩以飽滿的詩意和豪邁的情感,描繪了繁榮富饒的農田景象,表達了對和平繁榮的向往。晁補之通過詩中的描寫,展示了對社會和諧、國泰民安的期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