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宗正定國與蘇翰林先生黃校書魯直唱和 / 作者:晁補之 |
東國寬市征,西山休騎屯。
時清詩人喜,洗濯出佳言。
淵源蘇夫子,河入莆菖翻。
軌轍校書君,駕驂盜驪奔。
后來得浚沖,它人孰窺藩。
譬余學禮素,婦祭盛于盆。
不應麾門墻,尚許酌衢樽。
夢天九門開,燦然列星繁。
群公顧我喜,顏若白璧溫。
赤城何足躡,愁絕永嘉孫。
|
|
次韻王宗正定國與蘇翰林先生黃校書魯直唱和解釋: 《次韻王宗正定國與蘇翰林先生黃校書魯直唱和》是晁補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東國寬市征,西山休騎屯。
時清詩人喜,洗濯出佳言。
淵源蘇夫子,河入莆菖翻。
軌轍校書君,駕驂盜驪奔。
后來得浚沖,它人孰窺藩。
譬余學禮素,婦祭盛于盆。
不應麾門墻,尚許酌衢樽。
夢天九門開,燦然列星繁。
群公顧我喜,顏若白璧溫。
赤城何足躡,愁絕永嘉孫。
中文譯文:
東方寬闊的市場正在征收稅收,西山上的騎兵休整。
這個時代清朗的詩人們歡喜,他們洗滌出美好的言辭。
淵源自蘇東坡先生,像河水流入莆菖江翻涌。
校書的先生們像駕馭著驂車和驪馬飛馳。
后來得到了浚沖的機會,其他人誰能窺探這樣的機緣?
比喻我學習禮儀的素養,婦女祭祀比盆中的酒更加盛大。
不應該只局限于家門之內,應該能在大街上飲酒。
夢中的天堂九門開啟,星光燦爛繁多。
群公們關注著我喜悅,他們的笑容如同白玉一般溫暖。
赤城又算得了什么,郁郁寡歡的永嘉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宋代的社會背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晁補之對時代變遷和自身處境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頭描述了東方的寬市正在征稅,西山上的騎兵休整,這個景象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政治的動蕩。接著,詩人表達了清朗的詩人們對這個時代的喜悅,他們通過洗滌文字,創作出讓人陶醉的詩篇。
詩中提到了蘇東坡,將他與淵源相聯系,比喻了他的才華和學問如江河般匯入莆菖江,形象地表達了蘇東坡的卓越才能。同時,詩中也提到了校書的先生們,形容他們像駕馭驂車和驪馬一樣,活躍于文壇,以才華和才識征服讀者。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于自身境遇的思考。他想到自己后來得到了浚沖的機會,意味著有了發展和進步的機緣。同時,他也提到了其他人,質問誰能夠窺探到這樣的機緣,暗示了機遇的珍貴和不易。
在最后的幾句中,詩人通過婦女祭祀的比喻,寄托了自己對于個人境遇的思考。他認為自己學習禮儀素養,但卻不應該局限在家門之內,應該能夠在大街上自由暢飲。這表達了他對于自由、開放的追求和對于社會地位的思考。
詩的結尾以赤城和永嘉孫作為對比,赤城指的是當時的高官貴族,而永嘉孫則指的是晁補之自己。通過這個對比,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愁緒和對于高官貴族的不屑和不羨慕。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時代變遷和自身境遇為背景,通過描繪東方市場、西山騎兵等景象,以及提及蘇東坡和校書先生們,表達了對于時代變遷和才華的反思。詩人通過婦女祭祀和自身的境遇,表達了對于自由和社會地位的思考。最后通過對比赤城和永嘉孫,表達了對于高官貴族的不屑和不羨慕之情。整首詩意深遠,賞析起來頗具啟發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