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皋十首 / 作者:晁補之 |
小閣高原最上頭,下床莫遣許公羞。
如今老罷欄邊意,不是元龍百尺樓。
|
|
東皋十首解釋: 詩詞:《東皋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晁補之
小閣高原最上頭,
下床莫遣許公羞。
如今老罷欄邊意,
不是元龍百尺樓。
中文譯文:
小樓坐落在高原之巔,
起床時不要讓許公羞愧。
如今年老,不再在欄桿旁沉思,
這并非元龍百尺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晁補之的《東皋十首》中的一首。詩人以自己在東皋小樓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首先,詩人提到自己所居之處是一個位于高原上的小閣,這暗示了他的地位較高,俯瞰眾人。接著,他表達了一種不要讓許公(指他自己)羞愧的心態,意味著他不希望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失去尊嚴和榮耀。
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詩人逐漸老去,不再像過去那樣在欄桿旁思索。這里的欄桿可能象征著圍繞他的社交圈和思想境界。他表達了對年齡的感慨和對時間的無情,他已經不再有元龍百尺樓的風采。元龍百尺樓是一座高樓,象征著年輕時的雄心壯志和豪情。
整首詩通過對自己所處環境和內心狀態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人生變遷的思考。他意識到隨著時光的流逝,人會老去、事物會變遷,人生的豪情壯志也會逐漸消退。詩人在贊美過去的同時,也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年華逝去的感慨。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沉的情感,展示了晁補之對人生和時間的思考,以及對年輕時代的懷念。它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時光流逝和個人價值的思考,展示了晁補之作為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感體驗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