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山 / 作者:晁補之 |
丹碧沉沉虎豹閑,松幢引度九重關。
人間未覺渾無路,天上還驚更有山。
瑤草紅泉供挹酌,金風白露送躋攀。
良游自嘆平生誤,便作歸來鬢已斑。
|
|
廬山解釋: 《廬山》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丹碧沉沉虎豹閑,
翠綠的山峰靜靜地沉浸在丹碧色的云霞之中,
山林中的虎豹自由自在地閑適生活。
松幢引度九重關。
松林之中,懸掛著引導人們穿越九重山關的旗幟。
人間未覺渾無路,
人們在塵世之中還未意識到自己已迷失了道路,
天上還驚更有山。
而在天上,他們還會被驚訝地發現更加壯麗的山峰存在。
瑤草紅泉供挹酌,
山中的瑤草和紅泉被人們用來飲用。
金風白露送躋攀。
金色的秋風和潔白的露水伴隨著人們攀登山峰。
良游自嘆平生誤,
晁補之自憐地感嘆自己平生追求的游覽之事是一種錯誤,
便作歸來鬢已斑。
回望來時,晁補之的頭發已經斑白。
這首詩描繪了廬山的壯麗景色以及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廬山被描繪成一座丹碧色的山脈,山間生活著自由自在的虎豹。人們在塵世間迷失了自己,卻發現在天上還有更加壯麗的山峰存在。詩中提到了瑤草和紅泉,這些山中的寶貝被人們用來品嘗和享受。金風和白露伴隨著人們攀登山峰,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最后,詩人晁補之自憐地感嘆自己一生追求游覽的事情是一種錯誤,他回望自己的頭發已經斑白,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
整首詩以廬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山峰的美景和反思人生的無常,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經歷和追求的思考和悔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和意象,展示了晁補之細膩的感受力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