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李文叔夜談 / 作者:晁補之 |
中庭老柏霜雪里,北風烈烈偏激耳。
誦詩夜半舌入喉,飲我樽中淥醽美。
升堂辭翰愧非有,何異還家數其齒。
文章萬古猶一魚,乙丙誰能辨腸尾。
更慚頗似會稽康,欲語常遭士瑤柅。
廣陵八月未足言,曾使酲醲涊然起,安得譚如子枚子。
|
|
與李文叔夜談解釋: 《與李文叔夜談》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庭老柏霜雪里,
北風烈烈偏激耳。
誦詩夜半舌入喉,
飲我樽中淥醽美。
升堂辭翰愧非有,
何異還家數其齒。
文章萬古猶一魚,
乙丙誰能辨腸尾。
更慚頗似會稽康,
欲語常遭士瑤柅。
廣陵八月未足言,
曾使酲醲涊然起,
安得譚如子枚子。
譯文:
在中庭老柏的霜雪里,
北風猛烈地吹動著耳朵。
夜半誦讀詩歌,舌頭滑入喉嚨,
喝下我樽中美酒的濁醽。
登堂離席時感到慚愧,
何況回家數自己的齒。
文章流傳千古仍是一條魚,
乙丙之間誰能辨別腸尾。
更加羞愧,好像會稽康一樣,
想要言說卻常常遭士瑤的阻止。
廣陵的八月難以言表,
曾經引起酒意涌動,
如何能得到譚如子和枚子的指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夜晚與李文叔夜談為背景,表達了晁補之對自身文學才華和地位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中庭老柏霜雪、北風烈烈等景象,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寂寞。詩人在夜半誦讀詩歌,飲美酒,表現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追求。然而,他在離席時感到愧疚,認為自己的才華不足以與古代文人相比,文章流傳千古也僅僅是一條魚,乙丙之間的差別也無法辨別。
詩的后半部分,晁補之表達了更深的失落和困惑。他感到自己像會稽康一樣羞愧,會稽康是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別號,他認為自己的才華無法與之相比。他想要表達自己的心聲,但卻常常受到士瑤(可能指其他文人)的干擾和阻止。最后,詩人以廣陵八月來形容他內心的矛盾和無法言述的苦悶,酒意涌動,希望能得到譚如子和枚子(可能是指其他文人)的指點和幫助。
整首詩詞流露出晁補之自我懷疑和對文學成就的探索。他熱愛文學,但也感到自己的局限和無法超越古代文人的境地。詩中的景物描寫與情感表達相結合,給人一種寂寞而深沉的感覺,展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困惑,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文學追求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