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仙歌(菊) / 作者:晁補之 |
今春閏好。
怪重陽菊早。
滿檻煌煌看霜曉。
喚金錢翠雨,不稱標容,瀟灑意、陶潛詩中能道。
不應夸絕艷,曾妒春華,因甚東君意不到。
又似鎖,三千漢女,偏教明妃、怨西風邊草。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龍山,醉狂吹帽。
|
|
洞仙歌(菊)解釋: 《洞仙歌(菊)》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今年閏月美好,重陽菊奇異地開放早。滿滿的窗欄光輝,霜寒的清晨中欣賞。稱呼它為金錢翠雨,不僅能體現出菊花的高貴之態,還帶有陶淵明詩作中的瀟灑意境。它不應該被夸獎為絕世之艷,因為曾經嫉妒過春天的繁華,為何東君(指重陽)的心意沒有預料到呢?它還像是鎖住了三千漢代的美女,特意讓明妃怨恨西風邊的草地。為了什么呢?難道是牛山的苦澀彌漫在衣裳上?只能算作龍山的美酒,讓醉狂的人吹起帽子。
詩意和賞析:
《洞仙歌(菊)》以菊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菊花的贊美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菊花的美麗和特點,展現了其高雅、高潔的氣質。作者以清晨觀賞菊花為背景,描寫了菊花的獨特魅力。他將菊花比作金錢翠雨,既突出了其珍貴的品質,又體現了陶淵明詩作中的瀟灑情懷。
然而,作者同時也提到了對菊花過度夸獎的質疑。他認為菊花雖美,但不應被過度吹捧為絕世之艷。這可能是因為作者嫉妒春天的繁華,對于重陽的心意沒有預料到而產生的一種思考。他將菊花比作鎖住了三千漢代美女的象征,與明妃的怨恨西風邊的草地相對應,抒發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命運無常的感慨。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種無奈和嬉笑怒罵的情緒。牛山的苦澀沾染在衣裳上,可以理解為作者感到困擾和受到了某種束縛。然而,他將這種困擾化作龍山的美酒,以一種醉狂的方式吹起帽子,表達了對生活的豁達和對逆境的堅韌。
整首詩以菊花為線索,通過對菊花的描繪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對命運的思考以及對生活的態度。同時,通過菊花的象征意義,也抒發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