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公子(和次膺叔) / 作者:晁補之 |
少日狂游好。
閬苑花間同低帽。
不恨千金輕散盡,恨花殘鶯老。
命小轡、翩翩隨處金尊倒。
從市人、拍手攔街笑。
鎮(zhèn)瓊樓歸臥,麗日三竿未覺。
迷路桃源了。
亂山沈水何由到。
撥斷朱弦成底事,痛知音人悄。
似近日、曾教青鳥傳佳耗。
學鳳簫、擬入煙蘿道。
問劉郎何計,解使紅顏卻少。
|
|
安公子(和次膺叔)解釋: 《安公子(和次膺叔)》是宋代晁補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少年時狂放地游玩,
在閬苑的花叢中,同樣低著帽子。
并不恨千金輕易散盡,
只是恨花凋謝,黃鶯衰老。
命運像是一只小轡,
輕盈地隨處倒轉(zhuǎn)。
在市場上,人們拍手叫好,
攔住街道笑聲不斷。
我回到鎮(zhèn)瓊樓,躺下休息,
明媚的陽光已經(jīng)升起三竿,
迷失在桃源般的地方。
亂石嶙峋,水面沉靜,我如何抵達?
撥斷了紅弦,這成了絕境,
痛苦地發(fā)現(xiàn)知音的人變得沉默。
就像在不久之前,
曾教青鳥傳遞喜訊一樣。
學著鳳簫的樣子,我設(shè)想著進入煙蘿之道。
問問劉郎,他有何打算,
卻只能讓紅顏少有機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安公子(即晁補之自稱)少年時的放縱生活和心境為主題。詩人在少年時代縱情享受,游玩于閬苑花叢之間,與其他人一樣戴著低帽。他并不在意金錢的消耗,而是對花朵凋謝和鳥兒衰老感到遺憾。詩中的命運比喻為小轡,輕盈地隨處翻轉(zhuǎn),形容詩人的生活輕松自在。在市場上,人們?yōu)樗男袨楹炔?,拍手稱贊,甚至攔住街道笑聲不斷。回到鎮(zhèn)瓊樓之后,詩人躺下休息,卻發(fā)現(xiàn)太陽已經(jīng)升起了許多,時間流逝得很快,他迷失在一個桃源般的地方,無法找到回去的路,周圍的山峰和水面讓他不知道該如何到達目的地。他撥斷了紅弦,表示自己陷入了困境,痛苦地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的知音變得沉默無語。詩人回憶起不久之前,他曾讓青鳥傳遞喜訊,傳達他的喜悅,而現(xiàn)在他卻感到孤獨和無助。最后,詩人以鳳簫為比喻,表達了他希望進入煙蘿之道的愿望。他詢問劉郎(可能指友人或愛人)的打算,卻只能得到紅顏少有機會的回答,暗示他與紅顏之間的緣分已經(jīng)漸行漸遠。
這首詩揭示了晁補之青年時期的豪放不羈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詩人在少年時代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同時也觸及到人生的無常和時光的流逝。他對花朵凋謝和鳥兒衰老的感到遺憾,表達了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痛苦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中的鎮(zhèn)瓊樓和桃源都象征了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但詩人卻感到迷失和困惑,無法找到回去的路。他撥斷了紅弦,意味著他的心弦已經(jīng)斷裂,與曾經(jīng)的知音疏遠。最后的鳳簫和紅顏少有機會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希望和對現(xiàn)實的失望。
整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少年時代的狂放生活和內(nèi)心的矛盾與迷茫。通過對花、鳥、命運等意象的運用,詩人抒發(fā)了對逝去時光和失去聯(lián)系的憂傷和痛苦。詩中的桃源和瓊樓象征了追求理想和回歸純真的愿望,但現(xiàn)實的困境和失望卻使詩人感到無助。整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士人對于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