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晁達州見和) / 作者:晁補之 |
君似蒼崖千仞竹,一枝孤映蒿蕭。
簞瓢不減萬鐘豪。
閑情搔短發,佳句詠纖腰。
罷酒蘭舟回楚柂,相思何處今宵。
淮南幽桂水云饒。
他年春草恨,應有小山招。
|
|
臨江仙(晁達州見和)解釋: 《臨江仙(晁達州見和)》是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你像千仞高崖上的竹子,獨自一枝映照在草叢中。盡管生活簡樸,卻不減少萬鐘的豪情。閑暇時候,我抓癢地撥弄短發,吟詠佳句頌揚纖細的腰肢。酒過三巡,我將蘭舟駛回楚柂,心中思念之情今宵在何處?淮南的幽靜桂樹和水面上的浮云充滿饒富的意境。在將來的春天,對于那些被割舍的愛恨,應該會有一個小山丘來招待吧。
詩意和賞析:
《臨江仙(晁達州見和)》表達了詩人晁補之對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感悟和思索。詩中的蒼崖千仞竹和草叢中孤立的一枝竹子形象地描繪了作者的獨立和堅毅。詩人雖然生活簡樸,但內心中的豪情不減,表達了他對志向和人生追求的執著。
詩中的閑情搔短發和詠纖腰,展現了詩人閑暇時的自得和舒心,以及對美的贊美。這些描寫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士子的生活狀態和情趣。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相思之情的思念。罷酒蘭舟回楚柂,把船舶歸航到楚柂,映射了離別的場景。同時,淮南的幽靜桂樹和水中的浮云形成了美麗的景色,給人以想象和遐思的空間。詩人對于將來的期待,以及被割舍的愛恨,寄托在他心中的小山招之上,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人情的美妙,展現了詩人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