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笑 / 作者:晁補之 |
鸞天漢津。
恍如夢覺空江暮。
云雨無蹤珮何處。
君非玉斧望歸來,流水桃花定相誤
相誤。
空凝佇。
鄭子江頭逢二女。
霞衣曳玉非塵土。
笑解明珰輕付。
月從云墮勞相慕。
自有驂鸞仙侶。
|
|
調笑解釋: 詩詞:《調笑》
朝代:宋代
作者:晁補之
鸞天漢津。恍如夢覺空江暮。
云雨無蹤珮何處。
君非玉斧望歸來,流水桃花定相誤相誤。
空凝佇。
鄭子江頭逢二女。
霞衣曳玉非塵土。
笑解明珰輕付。
月從云墮勞相慕。
自有驂鸞仙侶。
中文譯文:
鸞鳥飛翔于天空之上,
仿佛是一場夢醒后,眼前是空曠的暮色江面。
云雨悄然離去,玉佩的聲音在何處?
你并非玉斧,期待歸來,
流水和桃花定會相互誤會。
空中凝結成霧,我默默地凝視。
鄭子江頭遇到兩位女子,
她們身穿霞衣,踏著玉石,不像塵土一般。
她們笑著解開明珰,輕輕地交給我。
月亮從云中落下,疲憊地相互倚靠。
她們自有驂鸞(神馬名),是仙侶之間的存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調笑》是晁補之的作品,描繪了一幅如夢似幻的仙境畫面。詩人以婉約細膩的筆觸,將天空中的鸞鳥、流動的云雨,以及江面上的桃花和流水描摹得生動細致。
詩中以"鸞天漢津"作為開篇,將神話中的鸞鳥與漢津相聯系,展現出超凡脫俗的境界。接著,詩人運用"恍如夢覺"的修辭手法,將詩境轉變為夢幻的景象,給人以虛實交錯的感覺。"云雨無蹤珮何處"表達了對逝去的美景和美好時光的思念,玉佩聲的無蹤無影也暗示了人事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
在詩的后半部分,鄭子江頭遇到的兩位女子穿著霞衣,踏著玉石,充滿仙氣,與塵世截然不同。她們笑著解開明珰,將其輕輕地交給詩人,象征著她們的親近和友善。而月亮從云中落下,相互倚靠,表達了互相依偎和相互慕慕之情。
整首詩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神話元素的描繪,展現了恍如夢境的美好景色,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超凡境界的向往。詩中的驂鸞仙侶象征著美好的愛情和完美的伴侶關系,給人以一種仙境般的夢幻感受。整首詩構思獨特,意境深遠,展示了晁補之獨特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