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事近(中秋不見月,重陽不見菊) / 作者:晁補之 |
風雨過中秋,愁對畫簾銀燭。
那更氣遲節(jié)晚,負重陽金菊。
月期花信尚參差。
功名更難卜。
何事四時俱好,□一杯一曲。
|
|
好事近(中秋不見月,重陽不見菊)解釋: 《好事近(中秋不見月,重陽不見菊)》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晁補之。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雨過中秋,愁對畫簾銀燭。
那更氣遲節(jié)晚,負重陽金菊。
月期花信尚參差。功名更難卜。
何事四時俱好,□一杯一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中秋和重陽兩個節(jié)日的景象。詩人通過描寫風雨中的中秋和愁思之下的重陽,表達了他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功名富貴的追求的無奈。詩人認為,即使是在節(jié)日之際,也難以看到象征中秋的明月和象征重陽的菊花,因而感到遺憾。他同時對命運不公和功名難得的現(xiàn)實表示疑惑和無奈,認為人生中各個季節(jié)都有美好的事物,但卻很難得到。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中秋和重陽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命運無常的感慨。詩人在風雨之中描述了中秋的景象,暗示了中秋月圓的遺憾。他在愁思之下,對重陽沒有金菊表示了失望和無奈。詩中的"氣遲節(jié)晚"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認為時光已經(jīng)遲到,節(jié)日也已經(jīng)過去。詩人描繪了月期和花信參差不齊的景象,暗示了命運無法預(yù)測和預(yù)測功名難得的困境。最后兩句"何事四時俱好,□一杯一曲"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多姿多彩的期望,認為人生中每個季節(jié)都有值得享受的美好時刻,無論是喝一杯酒還是聽一曲音樂,都能在其中找到樂趣。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中秋和重陽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命運無常和對功名富貴的追求的思考和感慨。詩人認為人生中每個季節(jié)都有美好的事物,但面對現(xiàn)實的無奈和困境,他只能在短暫的樂趣中尋求慰藉。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生活的無常和難以預(yù)測的真實感受,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