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香子(同前) / 作者:晁補之 |
前歲栽桃,今歲成蹊。
更黃鸝、久住相知。
微行清露,細履斜暉。
對林中侶,閑中我,醉中誰。
何妨到老,常閑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
衰顏難強,拙語多遲。
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
|
行香子(同前)解釋: 《行香子(同前)》是一首宋代晁補之創作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香子(同前)
前年種下桃樹,今年桃樹開出了花徑。黃鸝在這里久居,我們成了知己。微風吹過清晨的露珠,我們小心翼翼地踏著斜暉的光影。我和林中的伙伴相互陪伴,閑逸地度過時光,醉倒在其中的是誰呢?不妨一直這樣到老,常常閑逸,常常陶醉,不去計較功名利祿,不去操心瑣事。年老容顏不再青春,言談也變得遲鈍。但與酒為伴,與月互相陪坐,與影子一起嬉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閑適自在的生活為主題,表達了詩人晁補之對人生的追求和態度。他通過描述自己與自然的親密關系、與朋友的深厚情誼以及與酒、月亮和影子的交流,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
詩中的“行香子”是指在花徑中行走的孩子,在這里代表著自然的美好。桃樹開花和黃鸝的久居,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生機的勃發。詩人通過微風、清露、斜暉等細膩的描寫,傳達出清新宜人的自然景觀,同時也展示了他對微小美好的細致感知。
詩人與林中的伙伴相互陪伴,度過悠閑自得的時光,這體現了友情的珍貴和重要性。他強調了隨遇而安、不計較功名利祿的生活態度,倡導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最后的幾句描述了詩人與酒、月亮和影子的互動,形成了一種愉悅的畫面。酒代表著放松和解脫,月亮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寄托和追求,而影子的嬉戲則彰顯了詩人與自然的融洽關系。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晁補之對自然、友情和自由生活的熱愛和追求,表達了一種寧靜、隨性的人生態度。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愉悅,引發人們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