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辰歲湘中寄鄭谷郎中 / 作者:齊己 |
白發久慵簪,常聞病亦吟。
瘦應成鶴骨,閑想似禪心。
上國楊花亂,滄洲荻筍深。
不堪思翠巘,西望獨沾襟。
|
|
戊辰歲湘中寄鄭谷郎中解釋: 戊辰歲湘中寄鄭谷郎中
白發久慵簪,
常聞病亦吟。
瘦應成鶴骨,
閑想似禪心。
上國楊花亂,
滄洲荻筍深。
不堪思翠巘,
西望獨沾襟。
中文譯文:
戊辰年湘中給鄭谷郎中的信
白發久懶得梳理,
常常因病而吟詩。
瘦得像鶴骨一般,
空閑時想象如禪心。
上國的楊花正繁盛,
滄洲的荻筍卻很深。
心中難以逃離翠巘的思念,
望西方時我獨自沾濕了胸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寫給鄭谷郎中的一封信。詩人抒發了自己老去的心情和寄托深深的思念之情。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詩人白發久懶得梳理的狀態,還常常因病而吟詩。白發和病痛都是時間無情的標志,詩人的身體狀況與年齡相符,也展示出他們的獨特意境。
下一段,詩人描繪了自己的身體狀況,說自己瘦得像鶴骨一般。瘦弱的身體與禪修的心境相對應,顯露出詩人淡泊名利,追求清凈心靈的態度。
接著,詩人寫到楊花紛飛的上國,以及滄洲深深的荻筍。這里是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與詩人內心的閑思似禪相呼應,自然與心境相通。
最后兩句詩中,詩人表達了對翠巘的思念之情。翠巘是指岳陽樓前的巨石,古代有“悲從中來,笑從中去”之譽,因此成了詩人追求的境地。西望獨沾襟,表達詩人對美好環境和過去的懷念,獨自傷感的心情。
整首詩以病懶、瘦骨、閑思、獨自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內心世界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的淡然心態和對美好過去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