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游嵩華行次荊渚 / 作者:齊己 |
蓮峰映敷水,嵩岳壓伊河。
兩處思歸久,前賢隱去多。
閑身應絕跡,在世幸無他。
會向紅霞嶠,僧龕對薜蘿。
|
|
將游嵩華行次荊渚解釋: 《將游嵩華行次荊渚》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蓮峰映敷水,嵩岳壓伊河。
Thelotuspeakreflectsintheglowingwater,MountSongpressesupontheRiverYi.
這里的“蓮峰”指的是指林泉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腳下。林泉寺建于唐代,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廟。這里的景色美麗如畫,蓮花開放在清澈的水面上,折射出美麗的光影。而嵩山作為中國五岳之一,壓在伊河之上,宏偉壯麗。
兩處思歸久,前賢隱去多。
Twoplaceslongingforhomeforalongtime,manysageshavegoneintoseclusion.
齊己曾在嵩山修行,所以他對這里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說他在嵩山、荊渚兩地思念家鄉已經很久了。前賢們也是常常選擇隱居這兩地,尋找寧靜和內心的安寧。
閑身應絕跡,(應絕跡)即徹底離開塵世的紛擾,在世幸無他。
Leavingtheworldlyaffairsbehind,beingfortunatetohavenootherconcerns.
齊己希望自己能夠凈身離塵,遠離世俗之事,以便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認為這種曠達的心境是一種幸運。
會向紅霞嶠,僧龕對薜蘿。
MeetingattheRedCloudCliff,thehermit'sshrinefacingthecreepingvines.
紅霞嶠是嵩山的一個景點,位于峰巒之間,如霞光絢爛。齊己說,他希望能夠與一個名為僧龕的隱士在那里相聚,一起領悟生活的真諦。薜荔蔓是一種常見的藤本植物,喻示隱士修行逐漸茁壯。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的向往和追求內心的凈化與自由。他借景抒發了對嵩山、荊渚的熱愛和對自然的贊美,同時也在尋找與志同道合的人相聚的希望。這樣的意境和情感都體現了齊己對自由、寧靜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