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吳平觀 / 作者:齊己 |
中元齋醮后,殘燼滿空壇。
老鶴心何待,尊師鬢已干。
幡燈古殿夜,霜霰大椿寒。
誰見長生路,人間事萬端。
|
|
經吳平觀解釋: 《經吳平觀》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詩人在中元齋醮之后觀賞吳平觀,形容殘燼遍布空壇的場景。詩中出現了老鶴和尊師的形象,既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失落,也表達了詩人對師長的尊敬和思念之情。幡燈在古殿中閃爍,夜晚的氛圍更加顯得凄涼。霜霰的寒冷和大椿的蕭瑟,給人一種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冷寂之感。詩人又用“誰見長生路,人間事萬端”表達了對長生之路的渴望和對世間種種紛繁事務的感慨,彰顯了生命的短暫和人生的無奈。
中文譯文:
經過中元醮祭之后,
殘燼滿滿地遍布在空的壇中。
老鶴的心在等待著什么呢?
尊師的鬢發早已干枯。
幡燈在古老的殿宇中閃爍,
夜晚的霜霰讓大椿更加寒冷。
有誰能看清長生之路,
人間的事務繁蕪不斷。
詩意和賞析:
《經吳平觀》以一種哀思和冷寂的意境表達了齊己內心的孤獨和對生命的思考。詩人運用了古樸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寫照和對人物的塑造,表達了人生無常、煩憂和渴望長生的情感。詩中充滿著寒冷和凄涼的氣息,給人一種追憶往事和感慨人生之美麗與短暫的深刻感受。
詩中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將中元齋醮、吳平觀的景象以及對師長的尊敬和思念之情一一展現出來,詩意流轉而又內斂,情感真摯而又含蓄。通過揭示自然界的虛無和人生的苦難,詩人表達了對長生之路的渴望和對人間萬象的思考。詩詞結構簡潔,語言質樸,給人一種靜謐而又厚重的藝術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