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游匡山 / 作者:齊己 |
紫霄兼二老,相對倚空寒。
久別成衰病,重來更上難。
徑危云母滑,崖旱瀑流干。
目斷嵐煙際,神仙有石壇。
|
|
再游匡山解釋: 《再游匡山》
紫霄兼二老,相對倚空寒。
久別成衰病,重來更上難。
徑危云母滑,崖旱瀑流干。
目斷嵐煙際,神仙有石壇。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再游匡山》,通過描繪匡山的景色來抒發詩人對于自然山水之美的喜愛和對光陰逝去的感慨。
詩的開篇寫到紫霄和二老,暗喻了天上仙人,同時代表著高山之上仙人的聚集和瑞氣。兩者相對倚空,彼此相互映襯,給人以壯麗的視覺沖擊力,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冷冽的寒冷感。緊接著,詩人寫到自己久別匡山之后的重來,卻發現身體日漸衰弱,舉步艱難,表達出對時光流逝和歲月滄桑的感慨。
接下來的兩句寫道在山徑上齊己一不小心滑了一下,就好像云母一樣光滑。這里,詩人運用了云母的質感來描寫山勢險峻的匡山,進一步凸顯了游人登山的困難和艱險。而下一句描述了崖上瀑布的流干,情景交代得較為簡練,從側面凸顯了山水景色既美麗又逼真的特點。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眼中的山景獨立而矗立的形象,嵐煙繚繞使得山與云霧交融在一起,石壇更是處于靈秀壯美的仙境之中,形成了一種神仙居所的氛圍。
總體來說,《再游匡山》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出了作者對于山景美麗和時光流逝的深切感受。詩中運用了較為簡潔明晰的語言,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也充分展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感慨與抒情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