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洞庭陳秀才 / 作者:齊己 |
何必要識面,見詩驚苦心。
此門從自古,難學至如今。
青草湖云闊,黃陵廟木深。
精搜當好景,得即動知音。
|
|
酬洞庭陳秀才解釋: 譯文:
為回應洞庭湖畔的陳秀才
何必要認識面容,看了詩才才知心思艱辛。
這門學問從古至今都不容易,一直難以掌握。
洞庭湖的青草茂盛,廣袤無垠,黃陵廟的木林郁郁蔥蔥。
若要發掘這美景,需要得到合適的靈感,才能與知音有所共鳴。
詩意:
這首詩是作為回應洞庭湖邊陳秀才所寫的,詩人對首發現詩的難度表示理解。認為寫詩不僅僅是一個人的面孔所能體現的,而是需要投入心思和精力。詩人在描繪湖邊的自然景色時使用了青草湖和黃陵廟來說明這里的美景,作者在此基礎上表示只有找到適合的方法和靈感,才能寫出好的作品,并和有心人互相交流和學習。
賞析:
這首詩通過回應陳秀才并表達對詩的理解和思考,展示了詩人對詩的認識和態度。詩人細致地描繪了湖邊的自然景色,通過對景的描寫,寄托著自己對于詩的抒發和表達。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于詩的態度,認為詩不僅僅是一個人外貌的展示,更需要內心的真誠和情感的投入。這首詩深入淺出地表達了詩人對于詩的獨特認知,并寄托了對于詩創作的期待和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