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陽道中作 / 作者:齊己 |
宜陽南面路,下岳又經過。
楓葉紅遮店,芒花白滿坡。
猿無山漸薄,雁眾水還多。
日落猶前去,諸村牧豎歌。
|
|
宜陽道中作解釋: 宜陽道中作
宜陽南面路,下岳又經過。
楓葉紅遮店,芒花白滿坡。
猿無山漸薄,雁眾水還多。
日落猶前去,諸村牧豎歌。
中文譯文:
在宜陽道上
宜陽在南方的路上,經過下岳。
店鋪被紅色的楓葉遮擋,坡上盛開著白色的芒花。
山上的猿猴逐漸稀少,水上的雁鳥卻更加眾多。
太陽落山前我們還在前行,村莊中的牧童唱起了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宜陽道上的行程中所見所感。宜陽是一個地名,位于南方。詩中提到的下岳指附近的一座山。
詩中通過描寫宜陽道上的景色來抒發作者的情感。楓葉紅遮店,芒花白滿坡,表達了秋天的景色,有一種愉悅的感覺。
接著,詩人通過描述猿猴逐漸減少、雁鳥增多的現象,傳達了秋天的變化和季節的流轉。猿猴逐漸減少,可能是因為冬天臨近,山上的食物減少而遷徙,而水上的雁鳥增多,可能是因為天氣變冷,南方的雁鳥南飛到這個地方過冬。
最后,詩人以“日落猶前去,諸村牧豎歌”來結束詩篇。詩人可能在日落前還未到達目的地,但是他心中卻充滿了對諸村牧童的歌唱的期待和對行程繼續的信心。這時的村莊寧靜,牧童的歌聲或許在這個時刻感到更為美妙和凝重。
整首詩平實自然,字句質樸,描繪出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歌透露著對自然和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同時,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季節的變化,也傳達了一種無常的感觸和對時間流轉的思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旅途的熱情,展示了他對生活的深刻觀察和細膩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