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坐 / 作者:齊己 |
坐臥與行住,入禪還出吟。
也應(yīng)長日月,消得個身心。
默論相如少,黃梅付囑深。
門前古松徑,時起步清陰。
|
|
靜坐解釋: 詩詞《靜坐》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靜坐修行的向往和追求。
中文譯文:
坐臥與行住,
入禪還出吟。
也應(yīng)長日月,
消得個身心。
默論相如少,
黃梅付囑深。
門前古松徑,
時起步清陰。
詩意:
詩人表達了對禪定修行的追求。無論是坐臥還是行走,都是為了通過靜心修行來達到內(nèi)心的寧靜和宇宙的和諧。他希望通過長時間的修行,逐漸消除個人欲望與煩憂,達到身心的圓融與協(xié)調(diào)。詩人在默默修行中,仿佛得到了相似心境的人的指點和啟迪。而門前的古松作為一種景觀,給予了他清涼的感覺和扎實的支撐。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禪修的境界和對心靈平靜的追求。詩人以坐臥行住為象征,代表了人生各個方面的經(jīng)歷與活動,而將禪修作為一個根本的修行方式。他希望通過禪修的長時間修行,達到身心的圓融與協(xié)調(diào)。詩人內(nèi)心的追求與探索,使得他在默坐之中,仿佛得到了相似心境的人的指點和啟迪,這種默論相如的境界給予了他深刻的啟發(fā)和領(lǐng)悟。最后,詩人以門前的古松作為一種景觀描寫,給予了讀者幽靜、涼爽的感覺,也表達了詩人對修行道路的執(zhí)著和堅持。
整體來說,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內(nèi)心平靜與心靈協(xié)調(diào)的渴望,表達了他對禪修的向往和追求。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靜坐修行的境界和詩人的心路歷程,也可以借此反思自己內(nèi)心的寧靜和修行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