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夏金江寓居答友生 / 作者:齊己 |
日日沖殘熱,相尋入亂蒿。
閑中滋味遠,詩里是非高。
碧聳新生竹,紅垂半熟桃。
時難未可出,且欲淬豪曹。
|
|
晚夏金江寓居答友生解釋: 晚夏金江寓居答友生
日日沖殘熱,相尋入亂蒿。
閑中滋味遠,詩里是非高。
碧聳新生竹,紅垂半熟桃。
時難未可出,且欲淬豪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寫給友人的一首詩。詩人身處金江之畔的居所,寫下了他對于生活的感悟和對于時局的思考。
詩開篇寫道,每天都在忍受殘熱的侵襲,詩人和友人共同跋涉進入荒野之中。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社會的冷漠和混亂的抱怨,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在生活中的種種困擾和艱辛。
接下來,詩人說在閑暇之余,感覺處于遠離塵囂的境地,思考也變得更加高深。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詩歌創作來疏解內心的困惑和苦悶,也可以理解為詩歌中包含了更加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然后,詩人描繪了生活中的自然景象,新生長的竹子挺拔而婀娜多姿,紅彤彤的半熟桃子垂掛在枝頭。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營造出一種寧靜和美好的氛圍,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借助自然景象來反襯自己內心的苦悶和焦慮。
最后,詩人說時機艱難,還不能脫身,但也有意希望自己能夠磨礪自己的才華,在適當的時候振臂一呼,為時局做出更大的貢獻。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時局的擔憂和對于自己才能的期待,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自己內心的掙扎和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生活境遇和內心的矛盾,透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于社會的不滿和對于自我追求的希冀。詩人借助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抒發內心的苦悶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和哲理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