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居寄懷 / 作者:齊己 |
風雨如堯代,何心欲退藏。
諸侯行教化,下國自耕桑。
道挫時機盡,禪留話路長。
前溪久不過,忽覺早禾香。
|
|
村居寄懷解釋: 《村居寄懷》是一首唐代齊己的詩,詩歌描述了作者在農(nóng)村居住時的心情和思考。
詩中的“風雨如堯代”指的是天下治理如堯帝時代般和平穩(wěn)定,而詩人卻寧愿退隱于此,不愿參與政治。他對于當時的混亂局勢感到厭倦,希望遠離塵囂。
詩中提到“諸侯行教化,下國自耕桑”,意味著即使各地的統(tǒng)治者都能夠盡責地對人民進行教化,國家也能夠自給自足,農(nóng)民能夠從事耕作。這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于人與土地的關(guān)系的重視和稱贊。
接下來的“道挫時機盡,禪留話路長”揭示了作者對于道家思想的追求。他認為在社會的浮沉中,追求道的境界才能夠持久長遠。
詩中“前溪久不過,忽覺早禾香”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然環(huán)境的留戀和喜愛。他覺得在與自然的相處中,時間流逝得很快,仿佛之前過去已久的東西,突然間變得新鮮和香甜。
這首詩詞的詩意在于描繪了作者的家園和內(nèi)心世界。作者通過描寫自然環(huán)境和對政治社會的思考,表達了對于安寧寧靜生活的向往。他將自己與塵世隔絕,追求道的理想,寄托希望于生活在鄉(xiāng)村。整首詩給人以淳樸、寧靜的感覺,詩人通過對自然和內(nèi)心的描繪,表達了對于真正的自由和自在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