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自牧上人 / 作者:齊己 |
五老回無計,三峰去不成。
何言謝云鳥,此地識公卿。
夢愧將僧說,心嫌觸類生。
南朝古山寺,曾憶共尋行。
|
|
寄自牧上人解釋: 《寄自牧上人》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該詩描寫了詩人在南朝古山寺與詩友一起游山玩耍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和自然的贊美之情。
詩中寫道:“五老回無計,三峰去不成。”五老指五位上仙,回指回到天上,而詩人無法與他們一同歸去。三峰則指的是蜀山、華山、嵩山,表達了詩人對著名名山的向往,但無法實現。
詩人接著寫道:“何言謝云鳥,此地識公卿。”此處表達了詩人的愧疚之情,因為他不能像云鳥一樣飛翔,也不能在這片美景中成為高官顯貴。
詩人繼續寫道:“夢愧將僧說,心嫌觸類生?!睂⑸傅氖峭械脑娪眩娙嗽趬糁惺艿絾l,感到自己不應該因為心思和詩友有所不同而產生嫌隙。
最后兩句“南朝古山寺,曾憶共尋行。”表達了詩人對南朝古山寺的回憶,與詩友一同在這里游山尋幽的美好經歷。
詩意:《寄自牧上人》通過描繪詩人與詩友在南朝古山寺的游山經歷,表達了詩人對友誼、對自然景致的贊美,同時也反思了自己對待友情的短視和心思之間的差異。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友誼和自然之美的感悟。通過對五老、三峰、云鳥等形象的運用,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理想的追求和對自然的向往,但同時也感到自己的無力和不足。詩人通過將僧的形象引入,表達了自己的內心矛盾和對友情的理解。最后兩句則是對曾經的美好回憶的回顧,展現了詩人對友誼情感的珍視。整首詩情感真摯,言簡意賅,通過細膩入微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友情和自然的感悟,讀者在閱讀時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