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還闕下高輦先輩卷 / 作者:齊己 |
去歲逢京使,因還所寄詩。
難留天上作,曾換月中枝。
趣極僧迷旨,功深鬼不知。
仍聞得名后,特地更忘疲。
|
|
寄還闕下高輦先輩卷解釋: 《寄還闕下高輦先輩卷》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寫的是去年遇上京使,因此寄去一首詩,難以停留在天上,卻被換到了月中的樹枝。雖然齊己以文學之名賦詩,但是他的意圖讓僧人感動,但是卻讓鬼神們并不了解。盡管如此,后來還是聽說了他的名聲,特地又忘卻疲勞。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創作的詩篇在人間傳頌的期望和愿望。
中文譯文:
去年遇上京使,
因此寄去一首詩。
難以停留在天上,
卻被換到了月中的樹枝。
盡管以文學之名創作,
但僧人真正理解我的用心深意,
而鬼神們并不了解。
然而,我還是聽說了我的名聲后
特地忘卻疲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齊己自己的經歷作為切入點,表達了他對于自己作品的期待和愿望。詩中的“寄還闕下高輦先輩卷”可以理解為詩人將自己的詩卷寄給宮廷,希望能夠得到青睞和傳頌。然而,詩中表達了一種無奈的情緒:寫出的詩歌被擱置在天上,卻被置換到了無人關注的地方。這里可理解為詩人對于自己詩作在宮廷中被置之一旁的遺憾。
接著,詩人把自己的創作意圖比喻為僧人的旨意,表達了他對于文學作品深意的追求,但只有僧人們才能真正理解他寫作的用心。而對于鬼神們來說,他的意圖卻不能被理解。
最后兩句“仍聞得名后,特地更忘疲”,表明詩人對于自己詩作的傳播和名聲的關注和期待。詩人聽說他的名聲傳開后,他并不因此而自滿,而是特地忘卻了疲憊,似乎暗示著他會繼續努力創作,寄望自己的詩歌能夠獲得更多的傳播和贊譽。
總的來說,這首詩描繪了齊己作為詩人的心境和追求,表達了他對于詩歌在人間傳頌的期待和渴望,以及對于自己創作的深意和用心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