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秋 / 作者:齊己 |
褰簾聽秋信,晚傍竹聲歸。
多故堪傷骨,孤峰好拂衣。
梧桐凋綠盡,菡萏墮紅稀。
卻恐吾形影,嫌心與口違。
|
|
驚秋解釋: 《驚秋》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詩詞的分析:
中文譯文:
褰簾聽秋信,晚傍竹聲歸。
拉開簾幕傾聽秋天的消息,晚上靠近竹林聽歸鳥的聲音。
多故堪傷骨,孤峰好拂衣。
多事情的困擾令我感到痛苦,獨立的峰巒是我喜歡拂拭衣袖的地方。
梧桐凋綠盡,菡萏墮紅稀。
梧桐葉子黃了凋落一空,菡萏花兒凋謝變得稀少。
卻恐吾形影,嫌心與口違。
我擔心我自己的影子,擔心我的心意與言辭不一致。
詩意和賞析:
《驚秋》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種種煩擾和困境的感受。詩中通過聽秋天的消息、傾聽竹聲和拂拭衣袖等動作,表現了一種超脫世俗的情態。作者表達了他對多事之擾的痛苦之情,也表達了對秋天衰敗的景象的感慨。最后兩句“卻恐吾形影,嫌心與口違”,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的擔憂,擔憂自己的行為與言辭不能一致。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迷惘,激發讀者對秋天的思考和共鳴。
總之,《驚秋》通過秋天的景象和個人情感的表達,描繪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對生活的迷惘,展示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讓讀者產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