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吊雙泉大師真塔 / 作者:齊己 |
塔聳層峰后,碑鐫巨石新。
不知將一句,分付與何人。
靜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后徒游禮者,猶認指迷津。
|
|
吊雙泉大師真塔解釋: 《吊雙泉大師真塔》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真塔巍然屹立在峰頂,新刻的石碑上鐫刻著巨大的字跡。我不知道這句話是分付給了哪個人。大師靜坐在云生的衲衣下,空山中的月光照亮了真塔。后來的游客和禮拜者們,還是迷失在指引的路途中。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齊己對真塔的思念和對大師的欽佩。真塔聳立在峰頂,給人一種崇高的感覺。石碑上刻著大師的教誨,但齊己不知道這句話究竟是交付給了誰。大師在靜坐中得到了超凡的境界,如渾然天成的云衣一樣,與自然融為一體。真塔被月光照亮,更顯得神圣不可侵犯。然而,后來的游客和禮拜者們卻迷失在前行的路上,沒有能夠領悟大師的教誨。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真塔和大師為主線,以表達詩人對真塔和大師的敬仰之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以及對詩人心理活動的刻畫,展現了真塔的莊嚴壯觀、大師的智慧和深邃。真塔高聳層峰,石碑上刻有巨大的字跡,使人感受到莊嚴和崇高。大師靜坐云生的衲衣下,與自然合為一體,深入超常的境界。然而,盡管詩人向后來的游客和禮拜者們指出了正確的方向,但他們仍然迷失在前行的路上,沒有能夠領悟到大師的教誨。整首詩意味深長,道出了大師教誨的珍貴和后人理解的困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