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南徐劉員外二首 / 作者:齊己 |
竟陵兵革際,歸復舊園林。
早歲為官苦,常聞說此心。
海邊山夜上,城外寺秋尋。
應訝嵩峰約,蹉跎直到今。
晝公評眾制,姚監選諸文。
風雅誰收我,編聯獨有君。
馀生終此道,萬事盡浮云。
爭得重攜手,探幽楚水濆。
|
|
寄南徐劉員外二首解釋: 《寄南徐劉員外二首》
竟陵兵革際,歸復舊園林。
早歲為官苦,常聞說此心。
海邊山夜上,城外寺秋尋。
應訝嵩峰約,蹉跎直到今。
晝公評眾制,姚監選諸文。
風雅誰收我,編聯獨有君。
馀生終此道,萬事盡浮云。
爭得重攜手,探幽楚水濆。
詩詞的中文譯文:
寄南徐劉員外二首
竟陵是官職調動(兵革)之時,回到了自己的舊園林。
年少時做官非常辛苦,經常聽說這種心愿。
在海邊山上夜晚,到城外寺廟中秋天尋找。
也許我會被嵩山的景約束住,遲疑猶豫直到現在。
白天公正地判斷各種制度,姚監選取各種文章。
文學的風雅誰來接納我,只有你編寫對聯。
剩下的生命終將走上這條道路,萬事都是虛幻的浮云。
只要能與你重聚,去探索幽靜的楚江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齊己寫給南徐劉員外的一首寄語,其中表達了作者對政治和官場的失望,以及對友情和人生的向往。
詩的第一和第二句講述了作者在竟陵做官期間的辛苦經歷和重新回到舊園林的情景。竟陵是當時的一座州縣,而“兵革際”則指的是官員調動和辭職的時期。作者通過這兩句話表達了他在官場中的辛苦和對回到家園的向往。
詩的后半部分則以作者與南徐劉員外的交往為主題。詩中提到了作者與南徐劉員外在海邊山上夜晚散步,一起去寺廟中尋找秋意。這些畫面給人一種深厚的友情和和諧的感覺。作者也提到了自己希望能夠得到劉員外對自己詩文的賞識和認可。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友情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認為人生是虛幻的,只有和親密友人一起去探索真正的意義和價值。這種探索可以通過重聚和劉員外一起去探索楚江的幽靜之地來實現。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政治和官場的疲倦和對友情和自由的企盼。語言簡練,感情真摯,通過描寫平凡的日常生活和思考人生的場景,展現了一種平和的心態和對友情和內心自由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