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詩僧 / 作者:齊己 |
禪玄無可并,詩妙有何評。
五七字中苦,百千年后清。
難求方至理,不朽始為名。
珍重重相見,忘機話此情。
|
|
逢詩僧解釋: 逢詩僧
禪玄無可并,詩妙有何評。
五七字中苦,百千年后清。
難求方至理,不朽始為名。
珍重重相見,忘機話此情。
譯文:
遇見擅長禪宗的僧人,
禪宗的奧義無法與之匹敵,
但他的詩作卻有何等的評價呢?
五言和七言的詩句中充滿苦澀,
要到百千年后才能明了其中的意義。
他靈感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詩歌將長存不朽。
然而,要真正領(lǐng)悟其中的至理,
卻非常困難。
重視與他再次相見的機會,
忘記一切雜念,暢談心中的情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主要講述了與擅長禪宗的僧人相遇的情景,并對其詩作表達了贊賞和思考。
詩人認(rèn)為禪宗的境界非常高深,難以與之相比。但是,他對這位僧人的詩作卻充滿了贊嘆之情。詩人提到的五七字中的原意是指五言和七言詩的句子,暗示了其中所包含的意義較為深奧,需要時間去領(lǐng)悟和體味。只有在百千年后,人們才能真正明了其中的深意。
隨后,詩人通過反問的方式,表達了對詩人才華的欽佩和贊美。他認(rèn)為,這些詩作將會流傳下去,不朽而著名。但是,要真正領(lǐng)悟其中的至理,卻非常困難。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再次與這位詩僧相見的渴望和珍重之情。他希望能有機會再次與這位詩僧相聚,忘卻一切煩惱和紛擾,暢談彼此的心靈和情感。這種情感交流在禪宗中非常重要,也是詩人對詩歌的理解和追求的表達。
總體而言,這首詩歌表達了對禪宗和詩歌的敬仰和贊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于探尋真理和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