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西川惠光大師曇域 / 作者:齊己 |
禪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筆精垂壁溜,詩澀滴杉冰。
蜀國從棲泊,蕪城幾廢興。
憶歸應寄夢,東北過金陵。
|
|
寄西川惠光大師曇域解釋: 《寄西川惠光大師曇域》是唐代詩人齊己所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禪月和大師曇域未曾謀面、相互陌生的情景,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歸鄉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禪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筆精垂壁溜,詩澀滴杉冰。
蜀國從棲泊,蕪城幾廢興。
憶歸應寄夢,東北過金陵。
詩意與賞析:
詩詞的開頭寫道:“禪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詩人禪月是有名的僧人,而大師曇域則是陌生的。這里通過描寫相互未曾謀面的場面,表達了對大師的遺憾和渴望相識的心情。
接著詩人用“筆精垂壁溜,詩澀滴杉冰”的形象語言來描繪自己的文筆,形容自己的字畫懸掛在壁上,詩詞寫得凝重艱澀。這里顯示了詩人的自嘲和自謙之態。
詩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歸鄉的向往。詩人提到自己離開了蜀國的棲泊地,進入了蕪城,但蕪城已經廢棄不興。這里描繪了詩人離鄉后的蕭條凄涼,以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憶歸應寄夢,東北過金陵”,表達了詩人對歸鄉的向往和期待,將歸鄉之事寄托于夢中。金陵是指南京,東北方向則是指向故鄉的方向,詩人渴望在夢中能夠回到故鄉。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禪月和大師曇域未曾相見,以及對故鄉的思念和歸鄉的向往,傳遞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和內心思緒。同時,也展示了唐代文人的壯游情結和對鄉愁的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