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耒陽作 / 作者:齊己 |
繞岳復沿湘,衡陽又耒陽。
不堪思北客,從此入南荒。
旦夕多猿狖,淹留少雪霜。
因經杜公墓,惆悵學文章。
|
|
次耒陽作解釋: 詩詞《次耒陽作》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繞過岳山再沿著湘水流,
經過衡陽又到了耒陽。
不勝思念北方的朋友,
從此進入了南方的荒涼之地。
早晚頻繁可見猿猴,
滯留期間雪霜較少。
因途經杜公的墳墓,
憂愁地學習文學藝術。
詩意:
這首詩以游歷的形式表達了詩人離開北方來到南方的心情和感觸。詩人通過描繪路途中的山川、河流和自然景觀,反映了自己思念北方朋友和對北方生活的懷念之情。詩人感嘆自己投身南方,與北方朋友疏遠,景物和氣候也與北方不同,這使得他感到孤獨和無依無靠。最后一句詩表達了詩人在杜牧的墓地前的感嘆,暗示了他對學習文學藝術的熱情和努力,同時也抒發了對自己前途和人生的憂慮。
賞析:
這首詩篇短小精悍,通過簡練的語言描繪出了詩人離鄉背井的心情和對北方的思念。詩中的北方和南方成為詩人情感對比的載體,北方朋友與南方環境的交替也突出了詩人的疏離感和孤寂感。詩人以景物描寫為基礎,將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通過對自然景觀和具體場景的描繪,抒發了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詩筆調凄清而凝重,以孤寂、思念和憂愁感為主,展示了齊己豪邁的性情和不羈的個性。同時,這首詩也反映出唐代士人在人事的離合和對生活現實的猶豫迷茫,以及他們對文學藝術的追求和執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