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陽道中作 / 作者:齊己 |
客思尋常動,未如今斷魂。
路岐經亂后,風雪少人村。
大澤鳴寒雁,千峰啼晝猿。
爭教此時白,不上鬢須根。
|
|
岳陽道中作解釋: 《岳陽道中作》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岳陽道中旅行時的心情和所見所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客思尋常動,未如今斷魂。
路岐經亂后,風雪少人村。
大澤鳴寒雁,千峰啼晝猿。
爭教此時白,不上鬢須根。
詩詞的詩意可以理解為詩人作為旅行者內心的感嘆和思考。他覺得自己的客思并沒有像現在這樣使他斷魂,也就是沒有使他感到心靈的悲傷和憂愁。
詩中提及的“路岐經亂后”,指的是經歷了戰亂和動蕩。隨后描寫了風雪之中,農村中人煙稀少的景象。這些描寫呈現出一片荒涼和寒冷的景象。
接著,詩人提到了大澤中寒雁嘶鳴的情景,以及千峰間猿猴在白天啼叫的景象。這些描繪在其中烘托著詩人孤寂的心情和對自然的感慨。
最后兩句“爭教此時白,不上鬢須根。”意為詩人想要把此刻的心情表達出來,卻無法使人們理解。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已逝去的青春年華和白發蒼蒼的感嘆。
整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為主線,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揭示詩人內心的感嘆,表達了詩人孤獨寂寞、思鄉思親的心情。通過對自然的描繪,更突出了詩人的孤寂和對時光的感慨。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抒發個人情感,展示了唐代士人的獨立和浪漫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