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朱秀才歸閩 / 作者:齊己 |
荊門來幾日,欲往又囊空。
遠客歸南越,單衣背北風。
近鄉微有雪,到海漸無鴻。
努力成詩業,無謀謁至公。
|
|
送朱秀才歸閩解釋: 《送朱秀才歸閩》
荊門來幾日,
欲往又囊空。
遠客歸南越,
單衣背北風。
近鄉微有雪,
到海漸無鴻。
努力成詩業,
無謀謁至公。
【中文譯文】
離開荊門已經有幾天了,
要走卻又一無所有。
遠離家鄉的客人回到了南越,
身穿單薄衣衫背向著北風。
靠近家鄉微微有些雪花飄飛,
到了海邊漸漸沒有了天鵝。
努力去實現自己的詩詞事業,
卻無法謀求到頂尖的官職。
【詩意】
這首詩謹以送別朱秀才,描述了朱秀才離開荊門回歸南越的情景。朱秀才此時已經沒有財產,穿著單薄的衣服,背向著北風,準備走向南方。他離家鄉越來越近,隱約飄飛的雪花讓他心生感慨,表示自己快要回到溫暖的家鄉了。然而,一直到了海邊,他卻再也沒有看到飛翔的天鵝,表示他無法謀求到理想中的高官厚祿。最后兩句表達了朱秀才將來要努力追求自己的詩詞事業,但可能不會謀求到追求官位的機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直接表達了朱秀才離開荊門返回南越的心情和困境。詩中通過“荊門來幾日”和“欲往又囊空”兩句,抓住了朱秀才離開家鄉多久和身無分文的情境。接著通過“遠客歸南越”和“單衣背北風”兩句,描繪了朱秀才在北方嚴寒中向南方歸去的畫面,同時也暗示了他此時的貧窮和艱辛。隨之,“近鄉微有雪,到海漸無鴻”兩句畫出了朱秀才離家鄉越來越近的情景,通過天鵝的比喻,抒發了離別家鄉后朱秀才的愿望和期望。最后,以“努力成詩業,無謀謁至公”兩句作為結尾,傳達了朱秀才不計功名,將致力于詩詞創作的決心和追求。
整首詩表達了離別家鄉的朱秀才心境的變化,詩人齊己通過簡潔而質樸的語言,生動地描繪出了朱秀才的離別、歸鄉、追求詩詞事業的經歷,以及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理想的期望。通過朱秀才的形象,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理想追求的執著與堅持,以及對現實困境的無奈和不甘。整首詩意蘊含深沉,給人以思考和啟發,展現了作者齊己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