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門秋日寄友人 / 作者:齊己 |
青溪知不遠,白首要難歸。
空想煙云里,春風鸞鶴飛。
誰論傳法偈,自補坐禪衣。
未謝侯門去,尋常即掩扉。
|
|
荊門秋日寄友人解釋: 荊門秋日寄友人
青溪知不遠,白首要難歸。
空想煙云里,春風鸞鶴飛。
誰論傳法偈,自補坐禪衣。
未謝侯門去,尋常即掩扉。
中文譯文:
青溪知道離我并不遠,但是等到我白發蒼蒼時要回去卻很難。
空想在煙霧之中,春風中鳳凰和鶴飛翔。
誰會說傳授佛法的詩句,自己修補坐禪的衣裳。
還未告別侯門而離去,每天都將大門緊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詩人以荊門秋日為背景,寄托了他對友人的思念和對離別的不舍之情。
詩的開篇以青溪為象征,描述了詩人和友人離別的痛苦。盡管青溪并不遠離,但是等到詩人和友人年邁蒼蒼時,要回去卻變得十分困難。這里通過年齡的暗示來表達離別的長久和不確定性。
接著,詩人將情感轉移到遙遠的煙霧之中。他空想著春風中鳳凰和鶴的翱翔,可能表示他希望自己和友人也能夠自由自在地往來,攜手共飛。
第三聯,詩人表達了對佛法和禪修的思考。他談到了傳授佛法的詩句,和自己修補坐禪衣裳。這里可能暗示詩人希望通過佛法的指導和修行來安慰自己,尋求內心的寧靜。
最后一聯,詩人說他還未離去應別侯門,但是卻每天都將大門緊閉。這里可以理解為他感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使他無法輕易離開,每天面對的是尋常的生活瑣事和自我限制。
整首詩以離別和思念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心靈世界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離別的痛苦。詩人借助青溪、煙云、春風等意象,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與外界相呼應,營造出一種憂傷、遙遠和溫柔的氛圍。整首詩婉轉動人,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詩人對友情和離別的深情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