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廬岳僧 / 作者:齊己 |
一聞飛錫別區中,深入西南瀑布峰。
天際雪埋千片石,洞門冰折幾株松。
煙霞明媚棲心地,苔蘚縈紆出世蹤。
莫問江邊舊居寺,火燒兵劫斷秋鐘。
|
|
寄廬岳僧解釋: 《寄廬岳僧》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飛錫消息傳遙隔,我到廬岳尋僧侶。
天際皚皚覆千壑,洞門幾株凍松樹。
景色明媚安寧處,苔蘚點點顯世跡。
別問江邊故居寺,兵火焚毀秋鐘曲。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齊己聽到僧人離開寺廟的消息后,深入山中尋訪廬岳僧并寄詩所感。詩中通過描繪瀑布峰上洞門前的雪埋石頭和凍折松樹,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壯美。雖然洞門之內一片冰雪覆蓋,但景色卻依然明媚宜人,這種景象暗示著僧侶們的修行之地和心靈安寧之境。而山中的苔蘚也顯露了歲月流轉和人跡的痕跡。詩的結尾點明了詩人曾居住的江邊寺廟已經被兵火焚毀,秋鐘已經無法奏響,這句話讓人感到無限的惋惜和失落。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扼要的語言描繪了廬岳的山川景色以及深山中僧侶修行的幽靜之地。通過對自然和人文的描寫,詩人展示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與對比,使整首詩詞充滿了詩意與哲理。同時,詩人對廟宇毀于戰亂的帶有批判意味的描寫也表達了對時局的憂慮和迫切的文化救贖意愿。這首詩詞通過對廬岳山的描寫,寄托了詩人追尋內心安寧與真理的奮斗意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