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元愿上人遠寄《檀溪集 / 作者:齊己 |
白首蕭條居漢浦,清吟編集號檀溪。
有人收拾應如玉,無主知音只似泥。
入理半同黃葉句,遣懷多擬碧云題。
猶能為我相思在,千里封來夢澤西。
|
|
謝元愿上人遠寄《檀溪集解釋: 謝元愿上人遠寄《檀溪集》
白首蕭條居漢浦,
清吟編集號檀溪。
有人收拾應如玉,
無主知音只似泥。
入理半同黃葉句,
遣懷多擬碧云題。
猶能為我相思在,
千里封來夢澤西。
【中文譯文】
祝福遠方的元愿上人遠寄了《檀溪集》。
我白發蒼涼,寂寞地居住在漢浦,
專心地吟唱,整理編纂,號稱檀溪。
有人應該好好保管這些作品,像玉一樣珍視,
可惜沒有知音,只像泥一樣被遺忘。
我的詩句大致入了道理,和凋謝的黃葉相似,
努力想表達我的思念,多次對著碧云題寫。
依然能為了我的思念而存在,
他千里遠道封來的夢就像是在西方的湖澤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以回應元愿上人寄來《檀溪集》的情節。詩人表達了自己寂寞無人欣賞的心情,對自己的作品寄予了希望,希望能夠引起別人的重視和喜愛。詩中的比喻手法巧妙,詩人通過將自己的作品比作珍貴的玉石和被遺忘的泥土,來表達自己的無奈和失落。詩人還以黃葉和碧云為意向,凸顯自己的思念和對于詩歌創作的努力。最后詩人說,即便自己的作品只在西部的湖澤中被封存,仍然能表達對于友人的想念。整首詩流露出一個無名詩人在孤寂無助中努力創作,渴望有人能理解并賞識自己的詩作。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遠隔他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情意綿綿,很好體現了唐代詩人對于詩歌創作和情感表達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