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江寺 / 作者:齊己 |
島僧留宿慰衰顏,舊住何妨老未還。
身共錫聲離鳥外,跡同云影過人間。
曾無夢入朝天路,憶有詩題隔海山。
珍重來晨渡江去,九華青里扣松關。
|
|
宿江寺解釋: 詩詞《宿江寺》是唐代詩人齊己所作,描述了島上的僧人在江寺里過夜時的心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島上的僧人,留宿于江寺中,慰藉疲憊的面容。
舊時曾住的地方,何妨老去不再回來。
身與缽一起離開鬧市的鳥聲,
跡與云一起經過塵世的人間。
曾經沒有夢到達朝廷的路途,
回憶起在海隔的山上題寫詩句。
珍重地乘船去過江,明天又將離開,
在九華山的青翠中敲擊松門。
詩意:
《宿江寺》通過描繪島上僧人留宿江寺的情景,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想念和對回不去過去的留戀之情。無論是身踏塵世的喧囂與歸隱山林的寧靜,還是經歷了往事的輾轉與又將離去的惆悵,詩人齊己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生命的無常和人事的流轉。
賞析:
《宿江寺》詩詞字數不多,篇幅短小,但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詩人對往事的回憶、對現實的觀照和對未來的期盼。詩中的“身與缽一起離開鬧市的鳥聲,跡與云一起經過塵世的人間”表達了詩人希望放下塵世的煩憂,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其中“跡同云影過人間”一句,以形象的比喻表現了詩人心境的飄忽不定和難以捉摸。而“曾無夢入朝天路”一句,則寄寓著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朝廷的向往。最后兩句“珍重來晨渡江去,九華青里扣松關”明示了詩人即將離開的決心和對未來的憧憬。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升華心境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