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答退上人 / 作者:齊己 |
須鬢三分白二分,一生蹤跡出人群。
嵩丘夢憶諸峰雪,衡岳禪依五寺云。
青衲幾臨高瀑濯,苦吟曾許斷猿聞。
荒村殘臘相逢夜,月滿鴻多楚水濆。
|
|
酬答退上人解釋: 《酬答退上人》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該詩描述了詩人白發蒼蒼,一生孤獨行蹤。詩人回憶起嵩山和衡山的景色,并借景表達了禪宗思想。
詩中,詩人自述須鬢已三成白,頭發已有兩成白發了。這說明了詩人的年歲已經很高,年華已逝。同時,詩人也意在表達自己的孤寂和與眾不同。他自述出人群,似乎在強調自己與眾不同的境遇和心境。
詩人憶起嵩山,回憶起山上的雪景。這里的嵩山可以被視作佛教的境界,而雪景則是禪宗修行的象征。這里詩人的“夢憶”似乎在暗示著禪宗追尋心靈的境界。詩中還提到衡山和五座寺廟。衡山也是佛教圣地,五座寺廟象征五蘊,詩人仿佛在借景描繪禪修的境界,表達自己對修行的向往。
詩人還提到自己身著青衲憑高瀑洗滌,回憶起曾經苦心吟誦,終于達成與山中猿猴的心靈交流。這里的苦吟和更高層次的修煉也暗示著詩人對禪宗的信仰和追求。
最后,詩人描述了在荒村相遇的夜晚。荒村暗示著與塵世的隔離,而夜晚的相遇則代表了他對同道的尋找和渴望。月圓鴻飛暗示著他身處楚水之中,與眾多志同道合的人士相逢。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自己白發如霜,孤獨行蹤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境界和禪宗思想。詩人以山水為背景,抒發自己對禪宗境界的渴望和追求,表達著對寂靜與超越塵世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