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萍鄉唐稟正字 / 作者:齊己 |
新書聲價滿皇都,高臥林中更起無。
春興酒香薰肺腑,夜吟云氣濕髭須。
同登水閣僧皆別,共上漁船鶴亦孤。
長憶前年送行處,洞門殘日照菖蒲。
|
|
寄萍鄉唐稟正字解釋: 寄萍鄉唐稟正字
新書聲價滿皇都,
高臥林中更起無。
春興酒香薰肺腑,
夜吟云氣濕髭須。
同登水閣僧皆別,
共上漁船鶴亦孤。
長憶前年送行處,
洞門殘日照菖蒲。
中文譯文:
寄給萍鄉唐稟正字
新書的聲價在京城傳遍,
高高臥于山林中,更是難以睡去。
春天的興奮,酒香彌漫在肺腑之間,
夜晚吟唱,云氣濕潤須髭。
與我一同登上水閣的僧人也紛紛別去,
共同上漁船的白鶴也孤獨地飛去。
長久以來,回憶起前年的送行之處,
洞門下,余暉照亮了蘆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所作,向萍鄉的唐稟正字寄去的。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對過往的思念。
詩人首先描述了新書的聲價在皇都傳遍,表達了自己的榮耀和成功。然而,他卻高臥于林中,寂寞無人相伴。這種對比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強烈地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人世繁華的冷漠。
接下來,詩人以春天和夜晚吟唱為背景,描寫了自己夜晚吟唱時的情景。春天的興奮和酒香在他的肺腑間彌漫開來,夜晚的云氣潮濕了他的胡須和髭須。這種意象豐富的描寫,增強了詩中的意境,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
最后兩句,詩人回憶起前年送行之處,洞門下,余暉照亮了蘆葦。這里揭示了詩人對過往的思念和懷念之情。洞門下的余暉照亮了蘆葦,象征著詩人心中對離別之處的留戀之情。
整首詩以對比的手法,將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孑然一身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個人感情的抒發,寄托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并展現出了作者對離別之處的懷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