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門暮冬與節公話別 / 作者:齊己 |
漳河湘岸柳關頭,離別相逢四十秋。
我憶黃梅夢南國,君懷明主去東周。
幾程霜雪經殘臘,何處封疆過舊游。
好及春風承帝澤,莫忘衰朽臥林丘。
|
|
荊門暮冬與節公話別解釋: 《荊門暮冬與節公話別》是唐代詩人齊己所作,描寫了作者與友人節公在荊門告別的場景。詩句中交織著離別之情、對故國的思戀、對友人的贊揚以及對朝廷的期望,表達了詩人身世之感受和社會現實之憂思。
荊門,指現在的湖北荊門市,漳河、湘岸和柳關頭都是詩中的地名。詩人與友人節公在荊門相逢已有四十年,這種長久的相知、友情的厚重給了詩句中離別的情感一個蒼涼之感。詩人在離別之際,回憶起黃梅的夢幻南國之景,而友人節公也懷念著明主,離開了故鄉去東周(指朝廷)。這里黃梅指的是湖北黃梅縣,周天子指的是唐朝的皇帝。
詩句中也描繪了荊門暮冬的景象,霜雪已經經歷了殘臘(指臘月)的時節,詩人惋惜地問到“何處封疆過舊游”,表達了對往事的留戀和對故國的思念。接下來,詩句中表達了對明主庇佑和對帝澤(指皇帝的恩寵)的期望,即希望得到春風般的恩寵和賜福,但也不忘記了自己的衰朽和對修身養性的要求。
總體來說,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節公在荊門告別的場景,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離別的蒼涼情感。詩人通過對故土的憶懷和對友人的贊美,抒發了對朝廷的期望和對個人修身的要求。詩意中透露著對故鄉、友情和社會現實的思考與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