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謝尊師自南岳出入京 / 作者:齊己 |
曾聽鹿鳴逢世亂,因披羽服隱衡陽。
幾多事隔丹霄興,三十年成兩鬢霜。
芝朮未甘銷勇氣,風騷無那激剛腸。
中朝舊有知音在,可是悠悠入帝鄉。
|
|
送謝尊師自南岳出入京解釋: 譯文:送謝尊師離開南岳前往京城
曾經聽到鹿鳴,逢世亂,因此披著羽服潛隱在衡陽。
經歷了許多事情,隔絕了丹霄的繁榮,三十年過去了,我的兩鬢已經有了霜。
未能將芝朮的精力用盡,風騷卻始終沒有激剛腸。
中朝朝廷尚有過去的知音,只可惜如今入了悠悠帝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齊己寫給他的尊師謝尚的送別之作。詩中描繪了齊己隱居衡陽的生活,以及與尊師謝尚相識并共同修道的經歷。
詩人首先提到了曾經聽到的“鹿鳴”,這里可以理解為上蒼的旨意,也可以理解為尊師的教誨,使得齊己心生追隨之意。隨后,齊己因為世亂而選擇了隱居,在衡陽過上了隱士的生活,披著羽服,與尊師一同修道。
然而,時間過去了三十年,齊己一直未能達到心中的理想境界。他說自己的兩鬢已經有了霜,可見他已經年事已高。他用“芝朮未甘銷勇氣”來形容自己仍未能將精力用盡,還有許多心血未能施展出來。雖然風騷依然存在,但卻無法激發起當年的豪情壯志。
最后,齊己抱怨現在的朝廷里沒有像以前那樣能夠相互理解、支持的知音了。雖然他將尊師謝尚視為至友,但對于整體的朝廷,他感到的是悠悠帝鄉,與他的追求和理想有著巨大的距離。
整首詩詞抒發了齊己對尊師、對修道理想的忠誠與努力,同時也對朝廷的朽敝和對自己理想未能實現的遺憾表達了不滿之情。這首詩詞顯示出了齊己思想追求和自我價值的思考,具有較高的文學和情感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