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懷鐘陵舊游因寄知己 / 作者:齊己 |
洗井僧來說舊游,西江東岸是城樓。
昔年淹跡因王化,長日憑欄看水流。
真觀上人棲樹石,陳陶處士在林丘。
終拖老病重尋去,得到匡廬死便休。
|
|
寄懷鐘陵舊游因寄知己解釋: 寄懷鐘陵舊游因寄知己
洗井僧來說舊游,
西江東岸是城樓。
昔年淹跡因王化,
長日憑欄看水流。
真觀上人棲樹石,
陳陶處士在林丘。
終拖老病重尋去,
得到匡廬死便休。
詩詞的中文譯文:
洗井的僧侶來講述過去的游歷,
西江的東岸是城樓。
從前因為歷朝代的更迭而淹沒,
整日靠在欄桿上看水流。
真觀的上人居住在樹石上,
陳陶這位隱士住在林丘。
我到老年病重時仍追尋過去的痕跡,
最終來到廬山,死后就安息。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寫給他的知己的一封信。詩人通過懷念鐘陵舊游來表達對知己的思念之情。
詩人以洗井的僧侶的話語開篇,表達了對過去的游歷的回憶。西江東岸的城樓成為了回憶的場景。詩人提到過去淹沒的歲月,暗示了個人經歷了朝代更迭的變遷。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真觀的上人棲息在樹石之上,陳陶處士靜居在林丘之間。這是描繪了古人的隱居生活,以此與自己的身世相對比。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追尋過去的心愿,即使年老病重,依然堅持去尋找鐘陵的足跡。最終,詩人來到了匡廬(指廬山),并表示一旦到達這個地方就可以安息。
賞析:
這首詩以懷念和思念為主題,展現了詩人對過去友情及旅行感觸的回憶和思考。通過描繪洗井僧侶的話語、西江東岸的城樓以及古代隱士的生活,詩人把自己的心境融入到了對過往的回憶中。
詩人通過描述過去的景物和傳統的隱居生活,表達了自己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即使年老病重,詩人仍然堅持尋找過去的足跡,最終找到了安息之所。
整首詩以平淡的語調展示了詩人對過去和友情的深深懷念,情感沉重而平靜。詩人的思考和人生感悟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引用古人的例子得以體現,使詩歌更富有哲理和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