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禪者 / 作者:齊己 |
五老峰前相遇時,兩無言語只揚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天上人間更問誰。
山衲靜披云片片,鐵刀涼削鬢絲絲。
閑吟莫學湯從事,拋卻袈裟負本師。
|
|
答禪者解釋: 《答禪者》
五老峰前相遇時,
兩無言語只揚眉。
南宗北祖皆如此,
天上人間更問誰。
山衲靜披云片片,
鐵刀涼削鬢絲絲。
閑吟莫學湯從事,
拋卻袈裟負本師。
中文譯文:
在五老峰前相遇時,
兩個人默默相遇只揚起眉毛。
南宗和北祖都是這樣,
連天上和人間也問誰是真正的禪者。
袈裟靜靜地披在云彩之中,
鐵刀涼涼地削去鬢角的絲絲。
閑暇時吟唱,不要仿效湯尸的業果,
摒棄僧袍,放下對本師的凝重之情。
詩意和賞析:
此詩表達了禪的本質,以及齊己對修禪者的一種思考和觀察。
五老峰是中國道教的名山,這里代表了修行的地方。詩中所指的“禪者”即是專修禪道的人。詩人以五老峰作為背景,描述了兩個禪修者相遇時的情景,他們只是微微揚起眉毛,不語言交流,卻因為彼此心中都明白對方在修行,所以無需言語即能懂得彼此的心意。
接下來的兩句“南宗北祖皆如此,天上人間更問誰”。南宗和北祖分別指的是禪宗南宗寶篋禪師和道家南宗老子,他們都代表了各自的修行路徑。詩意為無論是在南宗禪宗,還是北祖老子的道教中,都有追求禪修的人。而即便是在天上人間,也有人在尋找真正的禪者。
接下來的兩句用來形容禪者的形象。“山衲靜披云片片,鐵刀涼削鬢絲絲”。山衲指的是禪者的僧袍,他們靜靜地披在飄浮的云片之間。鐵刀則是用來修剪絲絲白發的,形象地描繪了禪者保持儉樸和寂靜的形象。
最后兩句“閑吟莫學湯從事,拋卻袈裟負本師”。詩人告誡讀者,不要隨意地吟唱詩詞,以追求修禪者的境界,因為“湯從事”指的是唐代著名文人湯澄,他追求文學成就而喪失修行的初心。拋卻僧袍意味著不要被外界形式束縛,要擺脫一切的負擔和凝重之情。
整首詩以簡短的文字表達了復雜的禪宗思想,展現了詩人對修行者的清晰觀察和獨特見解。
此詩無論在語言表達上還是在內涵深度上,都表現出典型的唐代詩人的風格特點,具有深遠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