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南岳諸道友 / 作者:齊己 |
南望衡陽積瘴開,去年曾踏雪游回。
謾為楚客蹉跎過,卻是邊鴻的當來。
乳竇孤明含海日,石橋危滑長春苔。
終尋十八高人去,共坐蒼崖養圣胎。
|
|
寄南岳諸道友解釋: 《寄南岳諸道友》
寄向南岳的道友們,我在朝南望去,看到衡陽的瘴氣彌漫,去年曾經踏雪游回。我雖自幼居于楚地,但是卻是那來自北方的鴻雁。我的乳竇明亮,猶如含住了海邊的太陽。石橋又滑又險,上面生滿了春天的苔蘚。最終,我找到了那十八位高人,與他們一起坐在蒼崖上修行養圣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齊己寄給南岳諸道友的一封信,表達了他對道友們的思念和對修行的向往之情。
詩中,齊己用“南望衡陽積瘴開”描繪了衡陽地區身處深山之中的景象,瘴氣彌漫,使人感到渾濁不清。齊己以一種虛幻的手法,表達了他對道友們的思念之情。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過去的經歷,他自稱是“楚客”,但他卻是那來自北方的鴻雁。這里的“鴻雁”是metaphorof齊己的身份,表達了他即使在南方,心卻總想著北方的道友們。
在詩的下半部分,齊己描繪了自己的身體狀況,用“乳竇孤明含海日”來形容他明亮的眼睛,猶如海邊的太陽。這個描寫也可以視為修行中獲得的心靈的光明。
詩的結尾,齊己找到了那十八位高人,與他們一起坐在蒼崖上養圣胎。這里的“蒼崖”是修行的場所,而“圣胎”則是修行中的境界。整篇詩把詩人齊己對道友的思念、對修行的期待以及在險惡的環境中尋找到了真正的修行境界表達得淋漓盡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