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尋萍公 / 作者:齊己 |
聞在湓城多寄住,隨時談笑渾塵埃。
孤峰恐憶便歸去,浮世要看還下來。
萬頃野煙春雨斷,九條寒浪晚窗開。
虎溪橋上龍潭寺,曾此相尋踏雪回。
|
|
寄尋萍公解釋: 《寄尋萍公》中文譯文:
聽說萍公經常居住在湓城,常常隨意地談笑,隨著塵埃而來。我擔心他會忘記這個孤峰,不再回來了,但愿他會記得,回到這個浮世中來。萬頃的野煙在春雨中消散,九條寒浪在晚風中展開。我們曾經一起踏雪回來,來到這個虎溪橋上的龍潭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和萍公之間的友情和相聚之情。詩人聽說萍公經常居住在湓城,因此寫信寄給他,表達了對他的思念之情。他說自己擔心萍公會忘記來到這個孤峰,不再回來了,希望他能記得返回人世。詩中的“孤峰”和“浮世”可以理解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世俗世界的繁雜,而萍公則代表了純良的友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春雨消散時的野煙和晚風中展開的寒浪,以此揭示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最后,詩人回憶起和萍公一起踏雪回來的情景,特別提到了他們曾在虎溪橋上的龍潭寺相遇。這部分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友情的珍視和回憶的意義。
總的來說,《寄尋萍公》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思念和珍視,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生命和時光的感慨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