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城中作二首 / 作者:齊己 |
三面僧鄰一面墻,更無風路可吹涼。
他年舍此歸何處,青壁紅霞裹石房。
竹低莎淺雨濛濛,水檻幽窗暑月中。
有境牽懷人不會,東林門外翠橫空。
|
|
夏日城中作二首解釋: 詩詞《夏日城中作二首》的中文譯文如下:
夏日城中作二首
三面僧鄰一面墻,
更無風路可吹涼。
他年舍此歸何處,
青壁紅霞裹石房。
竹低莎淺雨濛濛,
水檻幽窗暑月中。
有境牽懷人不會,
東林門外翠橫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夏日城市中的景象,描繪了作者在城市中感到渺小和孤獨的心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周圍的環境。他的住所被三面僧人包圍,只有一面的墻直接面對城市。墻外沒有風從中吹拂,無法帶來絲毫涼爽。這種環境反映了城市的炎熱和擁擠,沒有一絲涼爽和寧靜的空間。
接下來,詩人思考將來。他想知道他將來會去哪里居住,離開這個充滿熱情喧囂的城市。他幻想用青色的壁紙和紅色的霞光裝飾自己的新家,以逃避城市的喧囂和壓力。
第二首詩描繪了更多細節。竹子低矮,莎草淺淺,細雨紛紛揚揚,讓人的心情也變得低落。水檻旁邊的幽窗,暑月照耀下,整個世界似乎都被炎熱籠罩。詩人感慨地提到,這種環境讓他有種掛懷和思念,并表示普通人們無法理解他內心的感受。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東林寺外的景色,翠綠的竹林映襯在空曠的天空中。這里的景象與城市中的喧囂截然不同,寧靜而美麗,使人感到心曠神怡。
整首詩通過描繪環境和詩人內心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城市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然寧靜之地的向往。它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士人們常常在城市中感到的孤獨和無法融入的感覺。 |
|